焦虑的本质在我看来就是对某件事物最终结果或者说走向的担心,并且这个结果或走向是不受自己掌控的。因为最终结果出来前,一切都是未知的,这种未知会让人情绪波动,这种情绪波动我将它理解为焦虑。
我常常用来给自己做心理建设的一句话就是:“想到人都是会死的,那也就没什么了”。
每当我想做某件事,但是担心害怕时,我就会在心里默念这句话来激励自己,然后情绪上真的就没那么担心害怕了,因为既然都会死,那么和死亡比起来其他的根本不算什么。当然,我不会去做那些伤天害理的事情!
为某件即将发生的事情而焦虑时,我也会通过这句话来自我缓解。就算是发生了最坏的结果,我真的承受不起吗?真的有那么可怕吗?我会立马死去吗?99% 的情况下,你得到的答案都将是否定:也不是承受不起,也没那么可怕,我又不会死掉。既然如此,那还焦虑个锤子~
这个心理暗示对我来说挺有用的。印象比较深刻的一次就是我在读高三的时候,既没有和老师请假,也没有提前和家人沟通,直接就自己回家了,那时候从学校到家要坐将近两个小时的车。当时做这个决定的时候,我其实是很害怕的,因为从小家教就严,很怕我爸。像这种直接跑回家的情况,在我的认知里,少不了一顿责骂,可能我爸还会动手,从小没少挨揍。但我还是回家了,因为最坏的结果也就那样了,我能承受,死不掉的~
之所以印象深刻,是因为我爸那次不仅没责骂我,还帮我在老师那请了假,然后在家待了一个星期,之后回学校去了。其实,有些事情是我们自己把它想的太可怕了;其实,最坏也不过如此;而且事情最终也不一定就是坏结果。所以,没必要过度焦虑…
还有一句我很喜欢的话,现在同样时常提醒着我:“宁愿做错而后悔,不愿错过而遗憾!” 想的太多,很多事情就搁置了。不必如此焦虑或担心,人都是会死的,生活中的事情远没有自己想的可怕!有些时候需要勇敢一点,想开一点…
如果你问我如何摆脱焦虑,我的答案是:摆脱不了,只能说是缓解而已。因为一但这种情绪产生,在事情结果出来之前,我们是无法彻底摆脱的。下面是我认知里的几种缓解焦虑的方法,供大家参考
1- 在预测到可能发生的事情时,提前做好准备
未雨绸缪,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我们的焦虑。我今年35岁,而 35 岁正是中年危机的时刻,主要的焦虑点可能就是担心失业,既然这个是可以预测的,那么在还有工作的情况下,就要提前做好面对失业的准备,比如说考虑发展副业。这样即使真的失业了,我们不至于完全被动!
2- 能自己做决定拍板的事情尽早决定,不要纠结摇摆
既然焦虑是由于未知而产生的,那么我们就将未知的事情尽快的变成已知。比如我家人催生,这导致我老婆非常的焦虑。我们现在有一个 4 岁的女儿,家人催我们再生一个,而且明确表示他们想要孙子(男孩)。我跟我老婆严肃且明确表示的是,我不介意男女,而且坚决不生三胎,后续只要家人催你,你就把锅往我这甩。这个明确下来后,我老婆的焦虑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缓解,因为她担心二胎生的是女儿,家人又催她三胎。这本是不确定的事情,因为谁也不知道二胎是男是女,如果是女儿,家人到时会不会催生三胎也未可知,但我的承诺让事情变得确定下来。
3- 如果无法解决或满足,那么就降低期望与目标
很多人的焦虑是因为目标与能力的不匹配。想要买个大房子,但是挣的钱还不够交首付。东借西借凑齐了首付,后面又因为房贷整天焦虑不已,这是何必呢?既然当前自身情况满足不了购置大房子的条件,那么就退而求其次,租房或者购置小房。如果既没有与之匹配的能力,又不愿放弃远大的目标,那不焦虑才怪呢!正所谓知足常乐…
4- 调整心态,大道至简
焦虑是一种情绪,而情绪这种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。每个人调节情绪的能力不一样,那么大家的焦虑程度也就不一样。同一个人,在面对同一件事情时,不同的心态,将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情绪。所以,一个好的心态,会让你减少很多焦虑的时间。